322-作者:Jason.Wang

  其他领域  其他

4R4P专业名词术语公式详解 查看更多
如何给孩子送礼物,4R4P之亲子礼物解析
(此文章改编自网络)
 
分享学员:汪勇
(此文章未经方老师修改)
 
一到过节,爸妈们就为孩子的礼物犯愁:有没有觉得孩子对礼物的要求一年比一年高,一年比一年贵?
有些孩子有自己的愿望名单,平时看到什么好东西就加到名单里,节日的时候拿出来一看,长长的单子上玲琅满目且不乏昂贵物品,让当爸妈的头痛不已。
 
教育心理学家曾指出:当今文化背景下,我们都在鼓励孩子去获取他们能得到的一切东西,因此,很多时候孩子觉得他们理应得到所有他们想要的东西,而不去考虑他们的父母的经济压力,抱着这种心态,不论父母如何满足孩子,总有让孩子失望的一天。
 
4R4P解析:其实礼物本身属于物理对象范畴,但到了父母眼中却是对孩子的“爱”又或者是与其他小孩父母攀比的嫉妒心理。这显然不仅仅是物理对象了,它不仅仅是孩子心情愉悦的心理对象,同时也上升为父母“爱”表达的心理对象,尽管有的时候这只是一种攀比。所以这样一味攀比下去的结果是:有一天父母的数理对象(经济压力)已经无法满足孩子物理对象的支付时,就必然是孩子的失望甚至绝望,因为前面无限的满足已经让孩子养成一种思维定势“就是父母如果不能给我礼物就说明父母不爱我了。”试想,这样的结果有哪个父母愿意看到呢?所以对于孩子的礼物,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1. 不要制造惊喜
儿童心理学家发现,相比较成年人对惊喜的热爱,孩子更喜欢对未来发生的事情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因此,父母应提前告知孩子什么样的礼物无法得到,他们该期待怎样的失望。
 
4R4P解析:心理对象的满足有两种:一是确实符合预期心理期望的满足,我姑且称为“正满足”;还有一种就是对未来失望(心理对象的不满足)的预知,这样满足了孩子对失望的提前预知心理,减少孩子的心理期望值,我们称为“负满足”,正所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所以我们不妨从源头上就降低孩子的期望。
 
 
2.让“失望”变成健康的一课 
 
小孩子需要亲身经历各种失败和失望才能逐渐成熟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实践中体会如何面对失望情绪对孩子今后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抗挫折能力都有好处。而且,过去几十年中全世界儿童学家反复验证过的棉花糖实验也明确指出,能延迟满足自己欲望的孩子,长大后普遍有更高的成就。因此,父母可以有意的制造一些小失望,遏制自己立即满足孩子购买欲望的冲动。
 
4R4P解析: 心理对象的满足程度的高低,其实来源于心理落差,因为送礼物本身是义务责任事件,其特征值是为增值+1,那我们不防给出适当的失望之后再给出这样一个增值,一方面让孩子心理落差增大,增加孩子心理对象满足程度;另一方面也对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给予锻炼。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父母不要以为孩子的心灵都比较脆弱,这样做是否会太残忍,其实每个孩子从幼儿时期就已经做好了“延迟满足”的生理或心理准备,只是现在的父母过分溺爱才造成很多孩子这种准备没有办法落到实处,心理承受能力一直比较脆弱。心理学上有种现象叫“淬火效应”,意思是金属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浸入冷却剂(油、水等)中,经过冷却处理,工件的性能更好、更稳定。正所谓:长期受表扬头脑有些发热的学生,不妨设置一点小小的障碍,施以“挫折教育”,几经锻炼,其心理会更趋成熟,心理承受能力会更强。


3. 聆听孩子的“为什么”
 
美国一位专门研究孩子玩具选择的专家Julie Creighton指出,与其问孩子想要什么,不如问孩子为什么想要这样礼物。孩子想要的很多时候源于电视媒体的广告效应,周围小朋友的攀比效应。但如果父母能够静下心来聆听孩子到底“为什么”需要这样礼物,父母就能更多的了解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需求,从而做出合理的选择,或者买,或者一起动手制作,或者选择作用相似但价格便宜的其他产品。
 
4R4P解析:了解了孩子的“为什么”就可以结合孩子的角色责任及义务责任分析,进而明白什么是必须得给孩子的,什么是应该给孩子的(可以给或者不给,但建议是延迟给予),然后将这样一个分析讲给孩子听,告诉孩子什么是必须做的,什么是应该做的,又给孩子上了生动的一课。


4.分享自己的“为什么” 
 
当父母的不需要时时把自己塑造成百毒不侵的权威形象。相反的,与孩子分享自己无法满足他们愿望的原因很可能拉近亲子关系。例如,诚实的告知孩子家庭的经济压力,给孩子一点儿钱(不要太多),让他们去商店买玩具,他们就有机会体会到在经济压力下做出选择有多么艰难,从而更加理解父母。再例如,在孩子失望的时候分享自己儿时得不到想要的礼物时如何应对失望情绪,借机为孩子树立好的情绪调节的榜样。
 
4R4P解析:心理对象的满足是交互的,当小孩知道如果给他买礼物会造成父母的心理压力,他们反而会不自觉的延迟满足自己的心理对象。特别是对于小孩而言,诚实的告知孩子家庭的经济压力,一方面让他们明白不是什么想要都能得到;另一方面也给孩子树立良好的金钱观。所以很多时候“为什么”真的很重要,不仅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真诚,更加体现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作用。因为义务责任R3本身就是应该做的事,告知孩子为什么,也是让孩子明白这些事不是必须做的,而如果这个时候再继续给孩子买了他想要的礼物,孩子会更加开心。这样又给孩子上了一课:就是应该做的事尽管不是必须做的,但还是要多做的,因为做了别人会高兴,会为你加分。


5.鼓励孩子将自己的愿望排序 
 
当孩子想要很多礼物时,这是个非常好的教育机会。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这些物品的意义,一起找出优先级并给这些小“愿望”排个队。这样可以从小培养孩子思辨的能力,条理清晰的组织分配庞杂事情的能力。在心理咨询中,不擅长这种思维习惯的患者常常更容易焦虑,因为他们无法轻易有效的解决问题。
 
4R4P解析:其实礼物本身只是一个载体,其背后的意义才是本质,所以帮助孩子分清主次,一方面是帮助孩子分清什么是必要的,什么是可要可不要的;另一方面也帮助孩子理清思绪,对于那些可要可不要的和孩子一起选择(这里要求必须是要有放弃的),这个时候体现的就是选择做的思维了,要让孩子直面选择的无奈。


6.强调分享与感恩 
 
很多中国的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就是孩子的,当父母的就是应该把一切都奉献给孩子。因此父母给的慷慨,孩子也接受的泰然,而“感恩”二字完全不在家庭字典中。在实践中,父母与孩子交换礼物可以是鼓励孩子动手动脑表达自己谢意的一股动力。而且,鼓励孩子将注意力转移到为别人制作礼物并分享节日的愉悦,可以在灌输分享理念的同时,迅速的降低孩子的失望情绪。
 
4R4P解析:义务责任之精髓就在于“分享”与“感恩”:感恩世界的给予,然后再将世界的给予同他人分享,为自己别人的人生+1,也为自己的人生+1。与孩子一起制作礼物并交换礼物,一方便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是陪伴孩子的成长,让孩子明白你是爱他的。这是一种爱的分享与爱的感恩。
 
7. 送礼物原则:“金钱不是万能的”、“创意且又能寓教于乐”
4R4P解析:礼物是孩子心理对象的满足,父母要做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心理对象满足,更重要的是要为孩子的人生产生增值+1。
 
最佳礼品清单 
1)父母和孩子的“玩耍约会”,和孩子一起玩耍,或者邀请朋友的家庭一起玩耍,并在过程中积极的关注,聆听,赞美孩子。
2)父母与孩子一起动手制作礼物,然后相互交换。
3)买一套家庭游戏套装,爸妈陪孩子一起开展家庭游戏时间!
4)家庭照片(孩子关键的成长时刻,表演,运动比赛,家庭旅游等等),配以温馨的卡片,文字,或图画,向孩子表达父母的爱与支持。这项小礼物对于有自闭症等心理问题孩子尤其的有意义。

本文责任现象学系统分析

Responsibility phenomenon

责任总公式:R1(-1,0)+R2(0~N)+R3(0,+1)+R4(C/c)=1

所属责任现象:第四现象:R2R2R2R(调节变量)

文章关键词: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加载中

0位亲已答题!

 相关文章 Articles

来自全球各地0位亲的支持,是我最大的责任动力!
Copyright © 2015 ICP备案:沪ICP备14053021号 沪公网安备31011002003955号
责商(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责任动力学研究院
联系电话:15800477474
公司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1076号031幢A90室